樱桃是北方成熟最早的落叶果树,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同时民间又有“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说法,所以针对樱桃树的管理更要细致、谨慎。修剪是樱桃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为了培养出理想的树形,以维持合理的通风透光条件,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平衡,达到幼树提前结果、盛果期保持优质丰产的目的。夏季修剪的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种:
摘心 摘心是指摘除幼树和旺树未木质化新梢的先端部分,主要是为了控制枝条旺长,增加枝条总量和分枝级次,促进枝类转化,加速扩大树冠,提早成花结果,所以这项措施主要应用在幼树和旺树上。早期摘心一般在开花后7~10天进行,对幼嫩新梢保留10厘米摘心,以控制树冠和培养小型结果枝组。生长季摘心一般在6~7月进行,对新梢保留30~40厘米摘心,主要用于增加枝量。如果树势很旺,可连续进行多次摘心。
扭梢 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将背上直立枝、竞争枝和内向的临时性枝条在其基部5厘米处轻轻扭转180度,使木质部和韧皮部有部分裂痕,以不折断为度,当年秋季扭伤部分即可完全愈合。经扭伤的枝条长势缓和,上部积累养分多,顶芽和侧芽均可获得较多的养分,有利于分化成花芽。
拿枝 拿枝多用于控制1年生直立枝、竞争枝和其他健壮营养枝。7月枝条已木质化时,从枝条的基部开始用手折弯,然后向上每5厘米折一下,直到先端为止。如果枝条长势过旺,可如此连续进行数次,使之变成水平状和下垂状。经过拿枝,削弱了枝条的顶端优势,使其生长势大为减弱,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拉枝 拉枝是为了调整骨干枝或辅养枝的角度,缓和树势,促进早结果。方法是将绳索的一端绑在埋入地下的木桩上,另一端拴上木钩挂于枝条的适当部位,将枝条拉到适宜的位置。主枝与侧枝以拉成60~70度为宜,其他枝条可拉成80~90度。
疏枝 采果后的疏枝一般在7月上中旬进行,主要是为了调节树体结构,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后期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对影响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又无保留价值的强旺大枝,可从基部疏除;对只影响树冠局部光照条件,但仍有结果能力的大枝,可在分枝角度较大、又有生长能力的较大分枝处进行回缩。具体处理时,对低级次的大枝,多用缩剪,对高级次的大枝,则多用疏剪。
环剥 环剥可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但樱桃树环剥后,伤口愈合较慢,特别是施有机肥少的树,容易出现流胶现象,因此在生产上应慎用,必须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行试用。注意环剥宽度不要超过0.5厘米,也不要在阴雨天进行操作。
樱桃采收较早,采收后至休眠期这段时间要长于其他果树,采收后的修剪效果也明显优于其他果树。樱桃树夏季修剪的方法较多,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方法的同时,根据时间及树龄大小,采取最适合的方法,才能维持丰产树势,达到延长果树经济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