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新型棚膜和保温被双层覆盖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生产对棚膜和覆盖物要求很高,使用近年来大兴区推广的日本PO膜,具备透光性好、增温性好、升温快等突出优点。同时采用双层保温棉覆盖,保证了低温季节棚内最低温度在8~10℃左右,确保番茄因冷害影响生长。
2.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
秸秆反应堆技术近年在大兴区冬季温室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地温3~4℃,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保证了温室越冬蔬菜能在冬季能够进行正常生长。将秸秆铺设于开好的定植沟内再覆土进行行上种植,每亩需要玉米秸秆4000公斤、秸秆生物发酵沟专用菌曲8~10公斤(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3.应用“X克-40”型悬吊式LED植物灯补光技术
冬季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越冬蔬菜的正常生长,因此必须为蔬菜进行补光。2015年越冬蔬菜生产中大兴区成功应用了“X克-40”型悬吊式LED植物灯应对了连阴雾霾天气,光源采用蓝红光,蓝色有利于营养生长,红色促进生殖生长,调查结果显示:LED补光灯下的植株不仅长势要明显好于没有补光灯照射的区域,提高了座果率和单果重,增产10%以上。
4.应用温室电除雾促生设备
应用温室电除雾促生设备可净化温室空气并有效去除雾气,降低棚室湿度,该设备通过空间电场作用达到促生防病的作用,同时有效预防气体病害,抑制根系周围土传病害,并可提高蔬菜耐受连阴天的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
5.应用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授粉是自然授粉,不受植株高度、时间和日期的限制,节省劳动成本,减少人工授粉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激素处理带来的化学污染问题,能够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安全蔬菜的生产。
6.采用新的嫁接砧木和品种
番茄嫁接是采用野生番茄作砧木,将番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后的番茄根系发达,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等优点,可有效防止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据生产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嫁接后的番茄对近年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一定的抗性,产量可提高2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选用番茄嫁接砧木品种“果砧1号”
目前番茄嫁接采用的砧木品种表现比较好的是“果砧1号”,该品种是北京市农林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番茄、茄子砧木品种,具有抗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复合抗性,根系发达,生长势强,与接穗亲和力好。
(2)选用优良抗病接穗品种“迪安娜”和“粉妮娜”
“迪安娜”是由以色列引进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早熟粉果番茄,无限生长,生长势强,果实硬,耐储运,萼片平展、美观,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果重220~260克,抗病能力强,适合秋延、越冬栽培。
“粉妮娜”是由荷兰引进杂交一代大粉果番茄,无限生长型,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不早衰,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为圆球形,果面光滑,着色一致,大小均匀,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重280克左右,产量高,商品性佳。皮硬肉厚,果坚,不裂果,货架期长,耐储运。适应性强,耐热、耐寒、耐弱光。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病,抗叶霉病和枯萎病。
(3)适期嫁接
砧木与接穗同时播种,当砧木、接穗5~6片真叶时达到了嫁接的最佳时期,嫁接方法采用目前大兴区应用最多的“贴接法”。该方法操作技术简单,嫁接速度快,比其他嫁接方法成活率高,伤口愈合面大,有利于缓苗,嫁接成活率可达95%左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