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栽植技术要点

种植
阅读量: 2
2
种植

informat_1522393015524

1、栽植密度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丰产林以后的群体结构好坏及生产的高低。密度过小会造成对土地的浪费,密度过大会造成树木个体之间光照及水分、养分的激烈竞争,增加无效消耗,影响树木的生长,使树木高径比偏大,不仅不便于采皮作业,且影响树皮的质量,密度过大使林内黑暗潮湿,会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

采皮用杜仲丰产林属乔化经营,经营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杜仲在该立地条件下冠径的大小。成年杜仲树在中等立地条件下,冠幅直径一般在4m左右,所以丰产林树木株距应为4m左右,行距应稍大,可为4.5m。按4×4.5m的株、行距,每公顷可栽植540~600株。密度的确定还应考虑到丰产林所在立地条件的好坏。如果立地条件好、树木生长快、郁闭早、冠幅大,密度应小一些,可为4.5×5m;如果立地条件差、树木生长慢、郁闭迟、冠幅小,则密度可加大一些,株、行距可缩小为3.5×4.0m。如果在山区梯田内进行单行栽植,因立地条件差,株距应缩小为3m。在丰产林树木未郁闭前,树下可以间作金银花或其他低秆中药材、低秆农作物;但应注意,间作作物必须距苗木或幼树1m以外种植。

2、栽植季节

杜仲采取秋末或春季造林,栽植时间均宜早不宜迟,务必赶在发芽前或落叶前栽植完毕。

3、磷肥泥浆蘸根

将4kg过磷酸钙、2gABT生根粉和30kg黄土放入100k****中,反复搅拌,即为磷肥泥浆。将苗木根系蘸上磷肥泥浆后再行栽植,可促进苗木萌发新根,并可使根系尽快与土壤贴合,恢复吸收水分、养分的功能,提高苗木栽植后的抗旱能力。

4、栽植

先将有机肥和挖出的表土均匀混合,1人将苗木放入坑中央,用手扶正,使苗木根颈处位置大体与地面相平,使根系在坑内舒展,不窝根。另1人将坑沿上的土回填至坑内,当将士回填至2/3时,可用手将树苗轻轻一提,以免窝根。随后用脚将坑内填土踏实,在坑内浇定根水,待水完全渗下后,将所剩土完全回填至坑内,再用脚踏实。秋季造林,还应在苗木周围高培土,以防冻害。

5、栽后平茬

平茬是促进杜仲苗木高生长和直立生长非常有效的措施。平茬后往往在剪口以下萌生出许多萌条,待萌条长至10~15cm时,应及时选留其中1个生长旺盛及着生位置适宜(周围没有连生萌条)的萌条,将其余萌条全部清除。此后每10天除萌1次,除萌时注意不要损伤所留用的主干。

6、覆膜或覆草

栽植后为了提高地温和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可在苗木周围覆盖地膜,面积为1×1m,可根据苗木及栽植坑大小而定。也可以进行覆草结合丰产园的中耕除草,将杂草集中在一起,覆盖在苗木周围。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