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马铃薯种植的特殊要求
在一季作区,春季干旱是主要的气候特点,农谚有“十年九春旱”的说法。春天风大,气温低,春霜(晚霜)结束晚,秋霜(初霜)来得早,7月份雨水较集中。因此,保墒,提高地温,争取早出苗,出全苗,便显得非常重要。一般多采用秋季深翻蓄墒、及时细耙保墒、冻前拖轧提墒、早春灌水增墒等有效办法,防旱抗旱保播种。播种时要厚盖土防冻害。苗前拖耢,早中耕培土,分次中耕培土,以提高地温。要及时打药防治晚疫病,厚培土保护块茎,减少病菌侵害和防止冻害的发生。
2、在中原及中南部地区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植的特殊要求
马铃薯二季作区,虽然无霜期较长,有足够的生长时间,但春薯种植仍要既考虑到本茬增产早上市,又不耽误下一茬。所以要早播种,早收获,并选择结薯早、长个快、成熟早的品种。在马铃薯的生长期中,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加,植株容易出现疯长。因此,在发棵中后期现蕾时,可施用碧润来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茎的膨大。
秋薯种植使用的是春季生产的种薯,收获时间短,没完全渡过休眠期。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打破休眠的处理,不然会造成出苗不齐不全、减少产量的问题。对春季生产种薯进行打破休眠处理,可以使用在短时间内能起到解除休眠的化学药剂。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用赤霉素(920)打破休眠
把切好的芽块,放进5~10ppm浓度的赤霉素熔液中浸泡15分钟,捞出后放入湿沙中,保持20℃左右的温度即可。或把赤霉素(920)溶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在芽块上,然后再放入湿沙中。
(2)用碱脲打破休眠
把切好的芽块放入1%硫脲溶液中浸泡1小时,捞出后放入湿沙中层积;或用喷雾将将它喷在芽块上,然后再用湿沙层积。
(3)用熏蒸法打破休眠
所用药剂为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将三者按7:3:l的容量比例.混合成熏蒸液,用以熏蒸种薯。不同品种,处理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使用这种方法打破马铃薯种薯的休眠,效果较好。
3、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种植的特殊要求
种薯来源是这个区域的特殊问题。冬种后每年2~3月份收获,但收获的块茎不能做种.一是因为收获的块茎是在高温下形成和生长的,种性极差;二是因为天气炎热,块茎无法贮藏到11月份再用于播种。所以,每年必须从北方的种薯生产基地调入合格种薯,才能保证质量,达到丰产的目的。
南方冬种马铃薯,大部分都是用稻田。稻田湿度较大,需要在整地时做成高畦,在高畦上播种马铃薯。有的地方土壤太粘,不宜深种,又培不上土,可以用稻草等覆盖根部,保证块茎生长,不被晒青。
4、西南混作区马铃薯种植的特殊要求
这里虽然有各种植区的特点,但降雨较多,湿度较大,是晚疫病、青枯病、癌肿病的易发区。必须选用抗病品种。在这个区域内,四季都有马铃薯播种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