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肥补晚
与适播小麦相比,晚播小麦的耗肥量相对少些,但因为晚播小麦一般前茬作物耗费养分多,土壤中速效养分减少,再加上晚播,前期苗小、苗弱,不宜进行水肥管理,所以,施足底肥和种肥,增施氮、磷速效肥,促苗早发,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亩施农家肥3立方米以上、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种肥尿素或二铵5公斤。有机肥和碳铵要翻耕底施,磷肥要撒施,种肥尿素或二铵可与种子混合播施,但一定要均匀,且不可过量,以免烧根烂芽,降低发芽率,最好先施种肥,再播种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浸种催芽的种子不宜与种肥混播。
另外,适当浅播也可减少种子养分的消耗,保证早出苗、早分蘖、多发根,播深以3~4厘米为宜,但整地要踏实,墒情要充足。
以管补晚
晚播小麦冬前和早春肥水消耗少,返青拔节前基本不缺水分和养分,一般不宜追肥浇水,免得降低地温,影响幼苗发育,可在春季2~3月份,通过叶面喷施尿素或复合肥促使幼苗生长。对整地质量差、地虚坷垃多、容易跑墒或墒情较差的麦田[微博],冬季和早春返青期可进行镇压,压后浅锄,以达到提墒、保墒和增温的效果。高产麦田拔节期不追肥、不浇水,以控春蘖,促冬蘖成穗,从2月中旬到3月上旬浅锄松土透气,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多生根,但不能过早施肥浇水,否则不但影响根系生长,还会造成麦苗春季蘖量大,田间郁闭徒长,两极分化迟缓,生育期推迟。但对中低产麦田,春季小水小肥管理可促进生根、分蘖,增加群体。
起身拔节期是晚播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可肥、水齐攻,亩施尿素7~10公斤,防贪青晚熟,促旗叶、旗下叶和茎节的生长,对提高千粒重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