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芒果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叶片穿孔萎蔫。很多果农怀疑是用错了药产生的药害,其实不是,这只典型的叶瘿蚊为害。据了解,今年在云南、广西等芒果产区,叶瘿蚊为害比往年更严重。
什么是叶瘿蚊?
芒果叶瘿蚊主要以幼虫危害嫩叶、叶柄和主脉,被害叶呈褐斑状,叶背面有小点凸起,后期穿孔破裂,叶片卷曲,严重时致使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梢枯,造成植株生长衰弱。
该虫以芒果嫩叶为食料,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大量发生和繁殖。在各个芒果产区均有分布。成虫适应潮湿气候,喜欢荫蔽的环境,怕强光照射。幼虫叮咬嫩叶,被吸汁后的叶片伤口呈黄白色瘤状,叶片皱缩,后期伤口在湿度大的情况下,继发感染炭疽病,伤口黑褐色,穿孔。
芒果叶瘿蚊成虫,个体同蚊子大小,外观呈草黄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均有分布,属常发性重要害虫,每年4-11月均有发生。而现在各地阴雨天气频发,正为叶瘿蚊大量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近期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芒果开始抽发新梢,此时也正是叶瘿蚊为害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果农在此时除了做好秋梢管理外,还要注意加强叶瘿蚊的防控。特别是雨天过后,被芒果叶瘿蚊取食的伤口容易感染炭疽病,严重影响芒果新梢生长。
叶瘿蚊如何防治?
(1)农业防治。及时清园,结合修剪,以保持果园内树冠通风透光。及时除草,适时松土,以破坏叶瘦蚊滋生、繁殖及化蛹场所。同时注意合理施肥,科学用水,促进新梢抽发整齐,生长健壮,以减轻危害。
在瘿蚊已发生危害的地区,结合栽培管理在采果后秋冬清园时将病虫枝叶、内膛荫枝剪去,并集中园内枯枝落叶一起焚烧。
(2)喷药保梢。新梢期是叶瘿蚊防治的关键时期。新梢嫩叶抽出3-5厘米时,喷洒75%环丙氨嗪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48%氯吡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梢期防治2-3次。也可选用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螺虫乙酯等药剂防治。
(3)由于叶瘿蚊幼虫每年会入土化蛹越冬,可在每年2-3月春雨前施用辛硫磷颗粒剂加细沙或泥粉,均匀撒在树冠之内的土表,然后覆土,以杀死土中幼虫及羽化出土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