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粉从流水线传送下来后,你能想到什么?传送带?还是一个个满头雪白的扛面工人?而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马店集镇正宇面粉厂,这项工作已被码垛机器人取代。
机械手臂起落间,一袋袋刚从流水线上传送下来的面粉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在正宇面粉厂配发库,码垛机器人进行智能化作业,效率大大提高。“我们这个码垛机器人1小时能码20吨的面粉,它工作1个小时能抵1个工人1天的工作量。”正宇面粉厂配发库负责自动码垛机运行和维护的邹华介绍说。
只见码垛机器人通身白色,身高数米,手臂超长。它一次并排“抓取”两袋面粉放到两侧的托板上,每个托盘上码放8层,每层5袋面粉,共40袋面粉,按照每袋面粉25公斤的规格,40袋面粉刚好1吨。
2017年,正宇面粉厂引进了码垛机器人。此前,面粉码垛需要10名工人借助自动滑坡来完成。码垛机器人上岗后,只需要1个人照看机械和填板就行了。
码垛机器人让企业看到了技术改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对企业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在正宇面粉厂二期生产车间,两条生产线的48台磨粉机分成4列并排而立。
“这些磨粉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面粉加工生产线。”正宇面粉厂总经理曹广领说,作为正宇面粉厂的“核心”,48台磨粉机通过“五皮”“八芯”“两渣两尾”等环节将小麦变成再制品。
据生产车间负责人翟玉玺介绍,经过磨粉机小麦变成三部分。麦芯是小麦最精华的部分,精度高、口感好,直接成为面粉,用来制作挂面,包水饺;糊粉延展性好,用来制作油条等;靠近皮层的部分,精度不高、口感差、颜色发黑。被筛选出来的“两渣两尾”再制品将继续研磨加工提炼,直至成为麦麸和麦胚。
有了这48台磨粉机,正宇面粉厂在产品细分上做文章,如通用粉、油渣面、水饺面等,而这些机器只需要4名工作人员操作。
尽管生产环节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曹广领却表示,现在面粉行业正在向全自动无人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正宇面粉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正宇面粉厂正在谋划建设三期生产线。新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更高,将达到半自动甚至全自动水平,小麦出粉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更加突出。
麦麸中的粗纤维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麦胚具有软化血管和预防心脏病的效果,但是目前小麦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麦麸和麦胚被认为是副产品,最后当成饲料处理掉。“我们的三期生产线,就是要挖掘麦麸和麦胚的价值。”在曹广领看来,除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三期生产线带来最大的“革新”就是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