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近6 亿亩宜林地,3 亿亩亟待改造的残次林、低产林地,还有6400 多万亩25 度以上坡耕地。这些地方很多适合油用牡丹生长,如果能种1.37 亿亩油用牡丹,平均每亩生产500 斤的产量,按照20% 的出油率,每亩可产出100 斤牡丹油。陕西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土壤条件
一般土壤皆适宜, 沙壤土最好,积水、粘重地块勿栽。栽前深翻30 ~ 40, 每亩施用150 ~ 200kg 饼肥、40 ~ 50kg 复合肥作底肥,同时每亩施入10 ~ 15kg 辛硫磷颗粒剂和4 ~ 5kg 多菌灵等作土壤处理。
播种技术
1、种子选用。
宜选8 月份果荚变成似香蕉黄色时采收的种子,可带夹略作分离,随采随播,当时不能播种的低温冷藏保湿,不带荚播种的,播前5 天左右分拣出种子待播。有条件的可用药剂及200PPM 赤霉素或GGR 绿色生长调节剂等对种子浸泡包衣。干燥种子播前用清水连浸3 ~ 5
天,捞除浮种,每天换水一次,最后一次可加一定比例杀菌剂。
2、播种施肥。
播前用真稳当6 号等除草剂处理土壤,之后,用条播机或人工均匀开沟撒种或摆好籽粒或带荚籽粒,行距20cm,籽距2cm,每亩播不带荚种字70 ~ 130kg,如果是带荚时种籽一般按该量3.6 倍计算,同时伴施复合肥,深度3 ~ 5 厘米,平整覆土镇压。
3、浇水覆膜。
浇水一次,播入较晚的,入冬前覆盖地膜。
建园技术
1、时间与苗木
每年9 至10 月下旬霜降前后,选2 ~ 3 年生“凤丹牡丹”或“紫斑牡丹”苗,用50%“福美双”800 倍液或50% 多菌灵800 ~ 1000 倍液浸根15 ~ 20 分钟晾干待植。
2、纯林密度
建园下限每亩667 株,株行距1×1m,适宜于肥沃土壤。中等密植1334 ~ 1668 ~ 2084 ~ 3176 株,对应株行距分别为0.5×1m、0.5×0.8m、0.4×0.8m,适宜于大多普通土壤,或未来更多使用机械生产的园地。建园上限2779 ~ 3176 ~ 3821 株, 对应株行距分别为0.4×0.6m 或0.3×0.7m 或宽窄行距行距即0.4m×0.8m,适宜于建密植丰产园。
3、套种密度
林下或与农作物立体套种、单行或零星及庭院栽植,密度参照纯林营养与生长空间等灵活确定,其中提供侧阴的乔木视高度、株距行距保持在5 ~ 8m 以上稀植为宜。
4、栽植方法
视根系长度,挖25 ~ 40cm 坑穴,或开同样深度的栽植沟,未施入底肥的,回填表土,施入复合肥,根系下端略剪1 ~ 2cm,垂直下苗,尽量保持根系舒展,填土踩实,根茎部稍低于地平面1 ~ 2cm。栽后按行培土成高10 ~ 20cm 土埂,浇水,栽得较晚或较冷地区,入冬前覆盖黑色地膜。
5、园期管理
(1)开春后注意籽实与苗木萌芽,用土封埋的,发芽前逐步刨开封土,用地膜的,成行开封便于出芽,同时继续视地温压好苗芽两边地膜保墒防杂草,或适当揭膜通风。
(2)栽后当年或第二年平茬,确保3 年生苗定植地块平茬一次,留茬高度5cm,促进萌发主枝,并保留主枝3 ~ 5 个。每年冬季,剪除当年顶端结实后干枯的枝梢约20cm 以及地上再萌发的多余的“土芽”。
(3)勤剪勤除枯枝、病叶、过密枝条,视需要时2 ~ 9月分批次再喷无公害药物预防病虫,10 月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出园集中安全烧毁或深埋。
(4)早除勤除杂草,可用精奎禾灵、高效盖草能等除草剂。开花之前、果实膨大之前和采摘后以及过于干旱时注意浇灌,配合施用追肥或叶面喷肥,尤其是春分前要亩施40 ~ 50kg 复合肥,入冬前要亩施150 ~ 200kg 饼肥和40 ~ 50kg 复合肥。
采收储藏
1、用于播种用的,果荚呈现香蕉黄色时采收,阴凉处摊平堆放,检查翻动,切忌曝晒。
2、用于榨油用的,果荚有部分开裂,籽粒由深褐色变黑色时采收,及时晾晒脱粒,干燥通风处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