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能变“金娃娃”

经济
阅读量: 1
1
经济

informat_1533091669022

  11月,安徽省明光市明东街道唐郢村老庄村民组一派繁忙的景象。种植大户张平国组织村民,将刚刚收获的红薯就地加工成红薯粉。

  笔者在现场看到,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犁铧将一个个硕大的红薯从地里翻出来。村民用水桶、竹篮将红薯倒进自动清洗机里,清洗干净的红薯再被送上自动传输带进入粉碎机,一汩汩红薯浆水经机器下方的水槽流进淀粉沉淀池中。

  “我们在田头直接将红薯加工成淀粉,每斤至少多赚一毛钱,而且省时省力。前来帮忙的村民每天也有100元收入,当天结算,他们都愿意干。”张平国告诉笔者。

  张平国是一名种植能手,他发现市场上红薯价格走高,便在唐郢村以每亩330元的价格流转了350亩土地,并从外地引进高淀粉型良种。他多次到安徽泗县、江苏睢宁等地考察淀粉加工技术,联系红薯淀粉收购企业。虽然今年雨水多,红薯仍喜获丰收,亩产量2500公斤以上。为了获得更高效益,他购买了一套清洗、粉碎机械设备,及时将红薯转化为淀粉,既解决了红薯储存不当易腐烂的难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张平国的350亩地,除去地租费、种子、肥料及人员工资,每亩地纯利润1000元,今年仅红薯一项收入就达35万元。

  近期,张平国还计划找村干部和群众商量多流转些土地,明年扩大红薯种植规模,让红薯疙瘩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娃娃”。

分享到:

相关内容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