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采收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营养物质开始在新梢、多年生枝蔓和根系中积累,从果实采收后到落叶这段时间,树体营养的积累与翌年长势、花芽分化、植株抗逆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等密切相关。因此,葡萄采收后,应及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为翌年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修剪清园 在做好夏剪的基础上,继续摘心、打杈、除卷须、抹除副梢和细弱枝蔓,摘除病虫枝叶,以减少养分消耗,调节树体养分流向,促进芽眼饱满老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翌年的丰产打好基础。将园内杂草、枯枝落叶、修剪下来的枝叶以及采果后丢弃在园内的病果、病穗、病叶和病枝收集起来,集中带到园外深埋或烧毁,以消灭病虫源。
喷采后肥 葡萄采果后,要及时喷施叶面肥恢复树势,增强叶片的光合功能。可每10天左右喷洒1次0.2%的尿素、0.1%的硫酸镁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2~3次,能有效提高叶片光合效率,恢复树势,增加树体营养。
重施基肥 秋季气温和土温较高,有利于基肥的分解利用,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叶片过早脱落;也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受伤根系的迅速恢复。一般于秋初采果后重施基肥。幼树采用环沟施肥法,在主干外围30~50厘米处挖深、宽各20~30厘米的环状施肥沟。成年树可根据情况选用辐射沟施肥法、条沟施肥法。辐射沟施肥法是在离主干30~50厘米处,向四面各开一条由浅到深的沟,长度依株行距而定。挖沟时注意避开主根,以后每隔1~2年更换辐射沟位置施肥1次;条沟施肥法是在行间、株间或隔行用人工或机械开沟施肥。一般每亩用腐熟的厩肥3000~4000公斤或优质土杂肥4000~5000公斤施于沟内,然后覆土。
防病保叶 葡萄叶片易受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的危害,如防治不力,就会过早枯萎脱落,影响养分的积累。因此,葡萄采果后,仍要继续抓好对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
中耕松土 采摘管理时,园内土壤易被踏实,采果后应立即进行一次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深耕松土宜在9~10月进行,这时被切断的根系可迅速愈合,深耕可与施肥结合进行。雨水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如遇秋旱应及时灌溉,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防旱浇水 干旱对植株叶片影响最大,常引起叶片过早枯死和脱落,不利于树体积累养分。我省地处中原,不排除有些地区遭遇秋旱的可能。8~10月,一旦连续15~20天无有效降雨,就需要灌溉。可选用沟灌和穴灌等方式。沟灌是在葡萄的行间开沟,深20~25厘米、宽40~50厘米,并与灌溉水道垂直。行距2米的成年葡萄园在两行之间开一条沟即可,灌溉完毕将沟填平。穴灌是在主干周围挖穴,将水灌入其中,以灌满为度。穴的数量依树龄大小而定,一般每株挖4~8个穴,直径30厘米左右,穴深以不伤根为度,灌后将土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