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椒生长习性
花椒喜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易受冻害;耐干旱,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都能正常生长,遇较长时间干旱即使树叶萎蔫,下雨或灌溉后仍能恢复;不耐涝,短期内积水树就会死亡;怕风,开花和挂果期遇较大的风会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山顶和风口不宜种植;花椒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尤其喜欢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和钙质土壤,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喜光性较强,在荫蔽的条件下生长和结果较差;发芽性较强。花椒根系发达,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栽培管理技术
(一)种植。花椒造林应选山坡中下部的阳坡或半阳坡,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坡度在5—25度之间,造林前要细致整地。在山坡可实行等高线带状整地,带宽1米,带间距2米,平地和缓坡地带可采用穴状整地,规格40×40×40厘米。栽植时间以10-11月和次年2月为宜,半落叶品种营养袋苗在我州栽植可延长到4月底。密度一般行距2.5—3.0米,株距2.0—2.5米,每亩栽80—140株。
花椒为肉质型浅根性树种,栽植时既不能深埋,更不能用锄头捶,用手或脚压实即可,营养袋苗种植时需要破袋,栽后要浇足定根水(如使用薄膜覆盖效果会更好),特别是栽后连续多天的干旱气候一定要进行灌溉。
(二)除草松土。种植当年应除草松土二次,干旱严重时,须适当浇水,以保证成活率。花椒根系浅,杂草与花椒争水争肥较为严重,每年可在夏秋两季各除一次杂草。雨季中耕时要把根颈部用土堆高,以防积水过多,影响生长。
(三)整形修枝。花椒主要特点是喜光、发枝力强,强壮的中长枝座果好,因此整形修剪是获得花椒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之一。合理整形修剪,可使骨架牢固,层次分明,枝条健壮,结构合理,光照足,通风好,既可提高产量和质量,又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强树势,延长采果年限。
1、修剪时间:采收后至下一年春季发芽前均可,其中,未挂果树以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为好,投产树以采椒季节修剪最好。幼树、旺树以秋天修剪为宜,弱枝老树待进入休眠期修剪为好。
2、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丛状形和圆头形3种。自然开心形定植后,保留50厘米左右的主干,留主枝3-5个,夹角50-60度,每个主枝上培养侧枝2-3个,结果枝与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在主侧枝上,这种树形光照好,高产优质,为丰产树形。
丛状形,栽后截干,从根颈部抽出多枝或一穴栽植2-3株,全部成活自然生长而成。这种树形的树冠形成快,盛产时,应疏去部分过多大枝和离地60厘米以下的小枝,对中间过密枝适当疏除。以增加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发生,方便除草施肥等管理。
圆头形,有明显主干,主干上自然分布较多的主枝,小枝比较密挤,采收困难,对于这种树形,应从四周和冠内疏去多余大枝,清膛开心,同时留出50—60厘米的枝下高(从地表至第一分枝的高度),改造为双层开心形。
3、修剪方法 幼龄树掌握整形和结果并重的原则,栽后第1年按距地面60—80厘米高度剪截,第2年在发芽前除去树干基部40—50厘米以下的枝条,并均匀保留主枝5—7个进行短截,疏除密挤枝、竞争枝、幼弱枝、病虫枝、长放强壮枝。
结果树要逐步疏除多余大枝,对冠内枝条进行细致修剪,以疏为主,疏除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密生枝、徒生枝,为树冠通风透光创造良好的条件。对结果枝要去强留中,交错占用空间,做到内外留枝均匀,以能伸进拳头为宜,便于采收。
老年树以疏剪和短截为主,抽大枝,去弱枝,留大芽,及时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去老留新,疏弱留壮,选壮枝壮芽带头;对结果部位外移,基部光秃的结果母枝要从基部短截,以促发壮枝,恢复树势。
为减少树体营养消耗,还要在树枝发芽后进行抹芽与去枝,抹除掉背上旺枝、徒长枝和背下细弱的枝芽,剪去树干周围和较大剪口周围的萌蘖枝。一般全年内抹芽除萌二、三次。
(五)施肥
苗木栽植成活后,应少量多次施尿素和磷肥,以促进苗木生长,一般1—2年生的树一年施3—4次肥料,平均每株每年施尿素复合肥0.6—1斤。第三年开始试花投产后,施肥量应逐年加大,肥料的种类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一般每年每株施复合肥1.5—2斤,农家肥10—15斤,分3—4次施用,注意在花椒采摘后施足一次基肥,施肥量占全年的40-50%。
(六)采收
花椒多在6月底至7月中下旬麻香味最好,这时采摘加工的干椒色泽好,品质佳。采收方法,最好用专用果剪或较大的普通剪刀采摘,也可结合修剪带枝采摘。采收应选晴朗天气,摘下的花椒应铺在水泥地板或簸箕、竹席上曝晒,一天内晒干的花椒色泽好,品质佳。
(七)病虫害防治
花椒食叶害虫主要有粉蝶、凤蝶、大蓑蛾、黄刺蛾、毒蛾等,刺吸害虫为蚜虫、蚧壳虫、红蜘蛛和粉虱类;枝干害虫有蚱蝉、吉丁虫、天牛、蜗牛等,地下害虫有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枝梢病和立枯病等。抓好花椒的病虫害防治对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延长树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二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三是发现病虫害,及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对食叶害虫,在幼虫发生期(5-8月)可用菊酯类或敌敌畏乳油按使用浓度喷杀;刺吸性害虫可用25%的唑蚜乳1500-2000倍液或其他内吸杀虫剂防治;枝干害虫在花椒萌芽期或果实采收后,在树干涂抹具有较强渗透或附着作用的杀虫剂毒杀,也可在冬春季用石硫合剂对树干涂白,防止蛀干害虫的虫卵孵化;地下害虫可在发生初期用90%晶体敌百虫诱杀或辛硫磷稀释成水溶液浇灌;蜗牛可用10%多聚乙醛颗粒拌土防治。
花椒叶部病害中的锈病、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波尔多液防治,褐斑病用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300倍液防治,黄叶病在发芽前或生长季节喷0.1-0.2%的硫酸亚铁,枝枯病用石硫全剂防治,茎腐病和立枯病用60%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