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万物生长,七峰山下,澧河水长。当初升的朝阳洒下万道金光,当袅袅的晨雾在田野上轻轻地飘荡,傍依在澧河之畔的拐河镇中心小学在晨风中苏醒。校园内,一派朝气蓬勃的气息,一阵琅琅的书声,一缕幽幽的墨香。踏着《校园之声》的优美旋律,附和着街道上洒水车的声响,这个古老的小镇,这个见证了小镇历史的学校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拐河镇中心小学位于方城县城北30公里,拐河镇政府东50米路北,原拐河街白衣堂旧址之上。曾用名白衣堂义学、拐河镇初级小学校、拐河区完全小学、拐河镇五七小学、拐河镇第一中心小学,2020年更名为拐河镇中心小学,属全走读完全小学。
学校服务半径10公里,覆盖人口5万人,在校学生896人,设1–6年级共18个教学班。46名教师平均年龄32岁,大专以上学历46人,高学历占教师总数的100%。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7.50%。拥有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人,县、镇级课改标兵13人。学校坚持“发展终生教育、奠基阳光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崇德修身、发展个性”为办学目标。以“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正、课业优良、学有专长的阳光少年”为培养目标。以严谨、躬行、友善、创新的校风;以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以立德、求实、尊师、勤思的学风倾力创建“立德启智、全面育人”的特色学校达到“成德达才、励志笃行”的目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校选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深入把握德育的内涵,目标是塑造人的灵魂。建立多层次德育目标体系,首先是养成教育,其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教育,再次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最后是最高层次理想教育。在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入学时基础较差,针对这些特点,该校通过“唤醒教育”方法,渗透着浓浓的关爱思想,如春风化雨。
“唤醒教育”,一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成效显著。二是加大情感投入,从关爱、鼓励入手,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求知同步,思维同步,感情共鸣。三是建立科学评价观。要求教师在学生管理中,多鼓励、表扬,积极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感化方法,维护其自尊心。通过努力,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教诲。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该校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唤醒教育”教学模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该校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搏击长空展翅飞,勇立潮头竞风流。近年来,在县镇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辛勤的努力下,学校赢得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光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南阳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先后被评为“南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方城县教育工作、行风建设、教研科普工作、质量建设工作、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数百项。
“志行万里,不中道而辍足;翱翔九天,将振翅以始终。”拐河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决心继承优良传统,以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沐风栉雨,艰苦创业,不懈追求,勇于超越,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刘炀)
(河南科技报社新三农新闻客户端南阳新闻热线:13333650257;邮箱hnkjbs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