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阳光漯河”、“阳光村务”工作开展以来,城关街道采取多种措施,持续“出硬招、出实招”,强力推进阳光村务工作,确保“两委”干部业务能力过硬,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公开透明,确保广大群众的基本权益。
(一)加强组织培训力度,确保干部业务能力过硬。城关街道在各村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同时,配套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及村级财务工作的较大支出和各种票据,实行多层把关,做到账目清晰、支出合理,使各项规章制度不流于形式且能落实到实处;我街道举办“阳光村务”培训会不少于3次,微信群随时答疑,提升村“两委”干部的业务能力,为规范运用“阳光村务”工作程序提供保障。
(二)规范工作流程清单,确保重大事项公开透明。按照市、县党务、村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将各财务收支、物资发放、党费收缴、村级重大事项等内容定期进行公开,对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如城乡低保、计生奖励政策、救灾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支农惠农资金等事项以及群众要求知情的其它各项内容,及时在线上线下公示。及时更新完善“村务监督110”工作制度,阳光办工作人员不定期下村督导“阳光村务”及“村务监督110”工作进展情况,并收集问题,制定问题清单,找出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协助村里整改到位。
(三)加强督导走访调研,保障广大群众基本权利。根据上级要求更新“村务监督110”工作方法,组织村监督委员会全体成员集中学习1次,对新的工作方法落实情况,全面督导走访3次,并立行立改;不定期下村督导“阳光村务”工作6次,入户随访了解群众知晓率,发现共性问题6类,个性问题3类,立行立改,督促整改后并回头看,推进“阳光村务”工作深入落实,提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讯员:冯亚丽、宋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