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丰集镇镇政府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完善人居环境工作机制,加强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工作重点倾斜,扎实推进了全镇人居环境整治。
一、注重加强政治引领,保证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镇村两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丰集镇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确保了整治工作高起点展开、高标准推进。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座谈交流会等各类会议30余次,统一思想认识、征求意见建议,激发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由党委书记、镇长带头,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进村入户,深入实地,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突出整治重点,提升工作水平。工作开展以来,全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汇聚民心民智,举全镇之力,营造清新、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一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全面开展垃圾治理。采取“户投放、村收集、镇清运”模式,确保了垃圾定点收集、定点清运、妥善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全面开展厕所革命。结合实际情况,多次实践完善,创新设计、制模、安装的三格式化粪池,坚固耐用,费用合理,得到了上级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群众满意度很高。另外,全镇对公厕、卫生厕所全部建档立卡,粪污也采用清掏回田、污水处理设备等不同方式进行了处理。
三、注重积极探索实践,打造治理亮点。丰集镇坚持超前谋划、因村施策,多方争资金、跑项目,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新名片”。张寨村对文化底蕴进行了整理汇编,在显著位置制作涵盖村规民约、文明养成、姓氏文化等内容的系列文化墙体,内容新、有特点,收到了普遍关注。另外组织16个村30余人赴曹楼村、石头岗村等人居环境整治模范村参观学习,汲取先进经验、促进工作落实。先后3次开展人居环境现场观摩行动,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巩固质量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才能保持常态保证长效。一是建立包片领导负责制。对班子成员明确分工,每名成员包抓1-2个村,时时掌握项目推进、环境卫生等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建立经费投入保障制。采取镇、村组、户三级投入保障机制,整合资金、科学使用,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期开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立日常管理运行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村级主抓、组为单元、农民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的示范作用,提高群众参与整治工作的行动自觉。四是建立创优争先评比制。按照高新区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制定了《丰集镇人居环境考核奖罚办法》,结合实际,细化标准,区分基础村、提升村、标杆村3个档次,每季度开展1次交叉评比打分,根据得分下拨补助资金,营造了比拼争先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督导监督检查制。成立了督导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现场巡查与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各社区重点部位环境整治和文明养成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每月进行1次视频曝光和文件通报,严格按照条件兑现奖惩。(刘荣斌)